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
在这种推荐风气下,有些主考,为了更准确地选拔人才,往往请自己熟悉的文坛名流协助自己评判试卷,鉴定优劣。唐德宗贞元八年(792年),宰相陆贽担任主考,请来他的好友、时任补阙一职的梁肃为他推荐考生。梁肃一口气向陆贽推荐了八个人。同时,陆贽还请时任郎中的好友王础(另一记载为王杰, “杰”与“础”的繁体字相像)协同自己确定及第名单。这一科,陆贽在两位好友的帮助下,共录进士二十三人。其中包括贾陵、欧阳詹、韩愈、李观、李绛、崔群、王涯、冯宿、庾承宣等一批久负文名、誉满天下的青年才俊。其中贾陵第一名,欧阳詹第二名,韩愈第三名。录取后,有十余人很快便在政坛崭露头角,不过数年,官至台省。尤其是韩愈,虽然仕途不太顺利,但学问人品都被世人所称道,人称“道济天下之溺,文起八代之衰”,在历史上留下了长远的名声。由于这一科所录取的人员一个个都不同凡响,因而,人们把这一榜进士称为“龙虎榜”。
这一次,不是韩愈自己找人推荐,而是主考请朋友帮忙推荐。这种推荐也有一个专用名称,叫“公荐”。韩愈当时并不知情,后来才了解到梁肃、王础协助陆贽主考的功绩。他曾感动地说,陆贽考察文章的准确,对待梁王二人的信任,梁王二人举荐的得当,各种因素凑在一起,成就了这么一段佳话(见《韩昌黎集》卷三《与祠部陆员外书》)。韩愈自己在文章里能够发出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”的感慨,很有可能同他的这段经历有关。